資金信托新規對房地產融資影響
過去十年,信托業實現了蝶變,管理資產規模從2010年末的3萬億元飛躍到2019年末的21萬億元,穩坐金融業第二把交椅。通道、政信、房地產是信托業務傳統“三板斧”,信托融資也被質疑為中國最大的“影子銀行”。
“受人之托,代客理財”,現在到了信托公司轉型動真格的時刻。2020年5月8日,銀保監會發布《信托公司資金信托管理暫行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(以下簡稱“資金信托新規”),將根據各界反饋進一步修改完善并適時發布。
盡管資金信托新規并未明確限制
房地產信托,但對非標債權集中度、投資非標債權資產比例的限制,扼住了非標的喉嚨,對房地產行業構成了準確打擊。一旦新規落地實施,業內預計房地產通過信托融資壓縮的資金量將達萬億級。
━━━━
限制非標債權集中度
資金信托新規第十二條(六)規定,信托公司管理的全部集合資金信托計劃,投資于同一融資人及其關聯方的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的合計金額,不得超過信托公司凈資產的30%。
所謂“非標債權資產”,即不在二級市場(銀行間市場、證券交易所市場等國務院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交易市場)自由交易的資產。也就是說,信托公司給房企提供的信托貸款也是非標。
根據各家信托公司年報統計,68家信托公司凈資產TOP10門檻是177億元,位列行業第一的平安信托凈資產為418.34億元。另據用益觀察的研究數據,截至2019年末,信托行業凈資產均值為98.02億元,行業中位數為74.67億元。
按照資金信托新規30%非標債權比例的限制,位列凈資產第一的平安信托,給單一房企提供的信貸融資總和約為125.5億元,排名第十位的外貿信托為53.2億元。排名前10的信托公司平均凈資產為238.1億元,單個客戶的融資規模被限制在70億元左右。如果按照中位數計算,68家信托公司中有34家給單一房企提供的信貸融資總和將不能超過22.40億元。
這意味著,今后信托公司與頭部房企“總對總”的大客戶合作戰略將很難再看到。據公開報道,2018年四季度以來,隨著房企融資渠道接連收緊,房企紛紛宣布與信托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以鎖定融資額度。比如,光大信托先后與花樣年、泰禾、福晟分別簽署了100億元、200億元、100億元的合作協議,興業信托與正榮地產達成100億元合作協議,平安信托與正榮地產簽署了200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。
資金信托新規下,頭部信托與頭部房企的大客戶深度合作將被打破。于信托公司而言,撲向頭部房企“吃大戶”的模式行不通了。于房企而言,單個房地產項目動輒融資十幾億甚至數十億元,全國性房企同步開發需要融資的項目眾多,將不得不與更多的信托公司建立融資合作,但是鑒于信托行業同樣的分化局面,房地產行業整體的信托融資規模必將受到壓縮。
這與房地產行業降杠桿的宏觀調控導向一致,也是為了防控集中度過高帶來的風險隱患。安信信托“成也地產,敗也地產”的教訓就在眼前。